令人茫然的时代,更需专注
“
因为信息更流通
所以这是一个信息更闭塞的时代了
不得不去分辨各种各样的广告,流言和含态度的观点。
”——摘自朋友圈。
也许现在更盛行“让子弹飞一会”,不知从何而起的消息,在互联网上掀起“滔天巨浪”,民众群情激愤,极富感染力的措辞,究极离谱的脉络,加上详细的佐证,让人看之深信不疑。然,事情反转再反转,一纸公告为事件画上句号,到最后,也不知事件究其几何罢了。这是常态,过去如此,相信未来更是如此。既如此,把宝贵的注意力和精力用在此方面则显得毫无理智。
观点一:“如果你漠视,我漠视,那相同事件临头,则为时已晚”。
针对此观点,甚是同意,只是,不要过早下结论,更不要头脑发热,让子弹飞一会,拉长观察的时间线,哪怕是一年、十年,毕竟,盖棺定论十余年的所谓铁案平反,国家赔偿,也不是没有过。
观点二:“大多数都是从众的大多数,不要想着世界少了你一个就停止运转了”。
这观点甚是正确呀。古往今来,能够看清形势的从来都是少数人。历史的时间线上,重要的时间节点从来不会变更,没有了张三还会有李四。
观点三:“想清楚:自己想要了解的事?自己必须了解的事?”
社会学家必须了解过去、现在民众群体发生了什么事。侦探、记者必须了解事情的真相。尤指针对社会上的热点,或喜或悲,如果既没有兴趣关注也不是必须关注,那为什么要去关注?是自己分内的事都做好了吗,是自己的技术实力已经上无可上了吗,是想要达成的一切都达成了吗?事分轻重缓急,仅凭这一点,想要了解的也需为必须了解的做让步。
此外,实地调查才有可能获取最真实的情报。如果仅从互联网上道听途说,多次失真的信息着实没有参考价值,感知周围环境,黑漆漆一片,做出任何决定都不甚理智,既然可以不做选择,为什么要让自己至于如此困难境地。
古往今来,唯有专注,方可突破。
评论区(5条评论)
可是现在绝大部分人都是听风就是雨,人人都有自己忙碌的事情,又有几个人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去追寻那和自己毫无关系的真相呢。
既然我们都知道了如海啸般的众人之言论不一定为真相,那只要求自己不从众,不推波助澜即可。
换言之,如果这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,不是自己必须关注的事;那不去关注,更不去评判,只将经历花费在感兴趣的/必须了解的事情上即可。
就是因为消息太流通了,才会造成,网上一传十十传百,导致都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
是的,好比三人成虎,人人互联当下又何止三人。